document.write('
')

歐洲頭條丨俄烏沖突令世界見證一個大洲的衰落

2022-04-13 12:41 已圍觀91次 來源:三亞旅游網 編輯:三亞旅游網

當地時間12日,有英媒爆料稱,俄軍在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可能使用了化學武器。而烏克蘭外交部和美國五角大樓都在第一時間表示,無法對該消息的真實性予以證實。連戰爭當事方和唯恐天下不亂的美方都“無法證實”,英媒卻一意孤行用所謂“爆料”蒙騙大眾。

對于西方煽動和蒙蔽受眾的行為,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日前在社交媒體轉發了一條帖文進行了無情揭露和辛辣諷刺。 帖文是這樣的:歷史學家對伊拉克摩蘇爾這座擁有300萬人口的城市在2003年和2017年兩次被美國空襲夷為平地,而沒有公布一張帶有尸體的照片感到分外困惑不解。這條帖文的點贊量目前已接近8萬。

馬丁·雅克是一位西方的智者,不僅對于西方媒體愚弄受眾的伎倆看得一針見血,而且對于當前俄烏沖突對歐洲乃至全球的未來影響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北約東擴令地區安全嚴重失衡

馬丁·雅克在接受總臺專訪時表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當前地步,恰恰是美國堅持冷戰思維、持續推動北約擴張的惡果。


他分析指出,1991年蘇聯解體導致出現了全新的地緣格局,而西方對這一問題的態度,核心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態度,是極為關鍵的因素。從美對俄此后的態度來看,很明顯美國對地區形勢的應對完全堅持“冷戰”思維,絲毫不考慮維護地區安全局勢。特別是“冷戰”結束后,“勝利”沖昏了美國的頭腦,傲慢短視地將俄羅斯視為“戰敗國”,大肆推動北約五輪東擴,導致地區安全嚴重失衡。

火上澆油加強歐洲對美戰略依附

馬丁·雅克指出,冷戰結束后,美國根據自身利益掌控美歐關系走勢,對昔日盟友我行我素、頤指氣使。從對歐洲政要實施監聽、對歐盟鋼鋁加征關稅,再到翻臉比翻書還快地退出《巴黎協定》和說走拍屁股就走的阿富汗撤軍,美國一次又一次對盟友背后捅刀,令跨大西洋伙伴關系走到名存實亡的境地。

而在俄烏沖突中,美國企圖在削弱俄羅斯的同時,令歐洲深陷沖突并加強對自身的依附。因而,不僅是烏克蘭,就連整個歐洲都被美國推到了美俄對抗的前沿。

“在某種程度上,(俄烏沖突)令美國受益,而歐洲則處于完全不同的境地, 歐洲是失敗者,全面的失敗者。自從‘冷戰’結束以來,美歐關系實質上已經被美國撕裂了。但當前情況,令美國試圖找尋一種辦法,去修補與過去盟友的關系。 所以我認為美國成了沖突的最大贏家?!?/p>

此前,英國《經濟學人》刊發了一張有意思的圖片,對比了全球國家在過去20年間與中美哪個國家的貿易往來更多。結果發現,2000年的時候,全球大約四分之三的國家以與美國貿易往來為主;但是到2020年,數據正好反過來,全球四分之三的國家選擇更多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這一方面反映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全球經貿合作發展大勢,另一方面也令世界認清了美國已經越來越坐不住了,要借亂謀利的險惡用心所在。

俄烏沖突加劇歐洲衰退進程

馬丁·雅克隨后還分析指出,從全球角度和長遠歷史維度來看,俄烏沖突是又一場歐洲內戰,其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加劇了歐洲的衰退進程。

歐洲頭條丨俄烏沖突令世界見證一個大洲的衰落

“我們常說美國的衰落,但實際上歐洲的衰落比美國的衰落還要顯著,而俄烏沖突只會加速歐洲衰退的進程。所以我想說的另一點是,我們在俄烏沖突中目睹的是又一場歐洲內戰。長久以來,歐洲雖然一直并未處于真正的戰爭狀態,但是卻一直在與自己進行交戰,這是一個持續已久的主題。上一次是冷戰時期,現在這個問題又卷土重來了。而這樣做的影響只能是降低歐洲在世界上的作用,并削弱其經濟實力?!?/p>

波多野吉衣